028-88766120
邛崃东星大道406号(原桂园大酒店)
1、预防与控制肥胖
研究资料报道,肥胖者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的数量较不肥胖者明显减少,结合的胰岛素也就减少,使得胰岛素降血糖作用的能力减弱,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,因此,肥胖者更易患II型糖尿病。研究发现,肥胖患者其糖尿病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4倍,预防与控制肥胖的发生能有效预防II型糖尿病的发生。
2、避免高脂肪饮食
相关研究表明,高脂饮食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人因素。每日摄取脂肪50~60克为宜,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,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,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。减少高油脂食物,许多糖尿病人以为高油脂食物只是指肥肉、五花肉、肉燥等食物,其实牛奶、鸡蛋中也含有50%~55%的脂肪,奶酪中75%的热量来自于脂肪。
3、饮食搭配合理
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、生活的需要。食物成分合理,碳水化合物以非精致、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,占食物总热量的50%~65%,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%~20%(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),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%~15%,多吃蔬菜。
4、适量运动
运动锻炼对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人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,有助于控制血糖,减轻体重,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。推荐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有150分钟(如每周运动5天,每次30分钟)中等强度(运动时可稍用力,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)的有氧运动,包括快走、打太极拳、骑车、打乒乓球、打羽毛球和高尔夫球等。
5、积极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病
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、高血脂和冠心病。高血压、高脂血症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。妊娠时患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(IGT)者,分娩的孩子易患肥胖糖尿病,故应尽可能将血糖控制正常,妊娠时有糖代谢异常者,应积极采取血糖监测、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等防治措施。
6、戒烟限酒
烟碱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,而肾上腺素是一种兴奋交感神经并升高血糖的激素,可造成心动过速、血压升高、血糖波动利。吸烟和长期过量饮酒是导致诸多慢性病的高危因素,戒烟限酒能预防糖尿病等多慢性病的发生。
7、保持心情舒畅
要保持精神愉快,心情舒畅,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静对待,妥善处置,切忌情绪急躁、烦恼不安。
8、保证充足的睡眠
研究表明,睡眠不足或睡得太多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。不同年龄人群对睡眠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,青春期之前小儿睡眠须超过10小时,年轻人8小时,中年人至少6小时。
9、对中老年人定期查餐后2小时血糖
早期发现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者,进行针对性干预是控制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手段。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中老年人来说,可及时进行调理,使用白桦茸等天然物质降血糖。研究表明,白桦茸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修复胰岛细胞,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胰脏的破坏,栓菌酸对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有明显的作用。